为制度负责
2012-12-07 来源: 点击:1131次
曾经为一篇文章而感慨。
哈佛大学图书馆有个硬性的规定:只能在馆内阅读,而不能携带出馆,否则将受到严厉处罚。1764年的一天深夜,一场大火烧毁了哈佛的图书馆,很多珍贵的古书毁于一旦,让人痛心疾首。突发的火灾把一名普通学生约翰推到了一个特殊的位置,逼迫他必须做出选择。在这之前,他违反图书馆规则,悄悄把一本书带出馆外,准备悠哉游哉地阅读完后再归还。突然之间,这本书成为珍本。一番激烈的思想斗争之后,这个学生终于敲开了校长霍里厄克的办公室。但之后学校张贴了一份告示:“约翰同学因违反学校规定,被勒令退学”。很多师生对此难以接受和理解。霍里厄克校长说:“首先我要感谢约翰,他很诚实地把图书返还给学校,我赞赏他的态度,但我又不得不遗憾地说,我要开除约翰,因为他违反了校规,我要对学校的制度负责。”
“为制度负责”。就这样,霍里厄克校长的话成为哈佛的办学理念:让校规看守哈佛的一切,比让道德看守哈佛更安全有效。而幡然醒悟的约翰第二年又考入哥伦比亚大学,专攻法理学,毕业后当了律师。独立战争开始后,他成为托马斯•杰斐逊的私人助理,为杰斐逊起草《独立宣言》出谋划策。
“制度面前没有特权,制度约束没有例外”。“无规矩不成方圆”。 规矩为我们的行为提供了一种做人的原则。按我们在职员工对公司的理解,就是制度,是合作上的一种共同认识,并提供了不同的激励,要求我们共同遵守的,按相应统一的规程办事情。
也许1764年的美国哈佛会离我们太远,但是今年在上海因为两个苹果而发生的诉讼,给我们对制度的看法,很好的上了一堂课。今年2月,和平饭店两名员工偷拿厨房两个苹果后遭解雇,两名员工不服分别诉诸法院要求恢复劳动关系。但是,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二审开庭合并审理了上述两案并当庭做出判决,公司解聘有理,维持原判,驳回员工诉请。
就近几天,物业公司也发生过一件这样的事情。物业公司管理处项目主管6月份收到协管交来548元的电车充电费与车辆出入牌损坏费,未开公司规定的财务收据,而是只打了一张签有名字的白条给交款上来的协管员,当时在任的原项目负责人也同意这样做,说是留做管理处经费。8月原项目负责人辞职离开,未与新来的项目负责人交接此事,而知道此事的项目主管也未主动告知和请示新来的项目负责人有这笔款。直到9月,协管员需要购买物品时,说到有这笔款,待项目负责人询问时,才知道。当时的项目负责人,按公司的规定,立即让项目主管将这笔钱入账交公司财务,并跟所属的上级领导汇报此事,并于10月国庆后,以书面报告形式呈现交公司。公司经过考虑,并在管理处会议上通过审议,对项目主管进行劝退处理。
同样,项目主管觉得委屈与不公平。钱是她收的没有错,而且也写了白条,也是原项目负责人同意这样做的。不仅是项目主管,很多一起共事的同事都会认为太过严历,也有人置疑项目负责人的动机,说是故意整人,说是不应该打这份报告,甚至认为公司是由领导说了算,想怎样就怎样。
可是大家却都忽略了重要的一点,那就是“制度”。相信物业公司在职的管理员以上的员工在公司的会议与学习培训上,都会知道与明白“在未取得公司同意的情况下,不能随意将收到的费用留下,所有收费项目,与账务有关的数据金额都要按公司要求入账,如有需要留下做项目经费的,需要告知所属的上级部门,由自己所属上级部门申请获得同意后”的道理。
从制度以外来看这些事情,我们同情那个哈佛学生,虽然是拿了书也主动的归还了;同情饭店员工也仅仅吃了两个苹果;也同情那位只是未及时上交费用的项目主管。制度的刚性意味着强制,同时制度的刚性和硬度是与生俱来的品质和最重要的特征。各种管理制度是企业规范高效运行的有力保障,制度要求员工按照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相关的规范与规则来统一行动和工作。
如果员工饿了拿几个水果吃;渴了喝几瓶茅台;那么银行职员没钱花了,是否也能把钱带回家?一个得不到执行的制度,还不如没有。一个人没有敬畏之心,就会想方设法钻制度的空子。从管理的涵义看,管理就是对人的管理,即对人的行为进行控制。真的是哈佛大学、是上海和平饭店和物业公司的“不近人情”吗?
我们不能把规章制度当作田里的稻草人,制做出来了却又让它安然不动的矗立在那里。不然,小鸟们见惯了,会在它头顶栖息而不再对它害怕。最后引用哈佛校长的一句话:“让制度看守公司的一切,比让道德看守任何一个人更安全有效”。因为,每个人对道德衡量尺度不一样。